karipasu 发表于 2020-11-23 10:53

数据制胜之科学种田

本帖最后由 karipasu 于 2020-11-23 13:48 编辑

本来在贴吧发的,没想到压图太厉害了,在这边也发一下吧
====23中午更新======
用味黏硬路线测试了以下,图就不发了,结论是一样的。
肥料和水量和气温之类的对属性的影响和路线无关,与农书和评价表里一致。
举个例子,就是无论你怎么筛苗,出穗期深水位美观加成最多

当然也有不同点,就是碾米结束后生成新米,
如果你是没筛苗走数量路线,那么会一次性给你大量的数量属性补正
如果你盐筛100%走味黏硬路线,那么会一次性给你大量的味黏硬属性补正
=============

2楼是23号上午发的

karipasu 发表于 2020-11-23 10:56

本帖最后由 karipasu 于 2020-11-23 11:20 编辑

做这个测试的主要原因是想验证那个评价表,并且搞清楚具体的临界条件,毕竟里面讲的太模糊


基于以上,为了屏蔽天气影响,全程祈祷晴天,并且整个测试阶段一点雨没下
当然这也保证了同一时间气温是一样的

全程屏蔽了杂草和疾病和害虫,减少变量方便测试
水量和肥料在同一阶段是锁定的,也是为了方便测试
初始属性是6000ALL,能直观感受到结果变化

为了突出重点,所以这次测试只测试了一条路线,就是以量为主的路线。



首先冬3整地,去除石块,完成度99%,有基肥
育苗的话参考评价表,选择冬3起床4小时育苗,这个时候气温是比较高的
筛苗是盐筛,但是不倒盐,不搅拌直接退出就行

然后在筛苗阶段,冬3筛和春1筛,结果是一致的,所以暂时就使用冬3筛苗作为整个测试的起点。
当然这不能说明后面是一致的,毕竟就算你每个阶段的操作一致,但是两条路线的每个阶段起止点不一样,光气温和水温就不一样,结果就不好说了

插秧期就没什么说的了,也是起床后4小时开始,气温高点。

接下来是重头戏,分蘖期1


一开始我准备把水位和肥料做一个很全的排列组合,但是当我测试两组后就发现没必要了。
首先在20%的水位下,肥料从50%添加到125%,结果基本没变化
似乎表明肥料没什么影响
然后为了确定这一猜测,我测了25%水位,结果如图所示,确实没啥变化
这个结论很重要,就是水量和肥料是独立影响的,这样的话接下来只需要固定肥料,改变水位就行了

通过图可以看到,虽然水量越多,数量越低,但是减少的幅度特别小。
但是深水之后,美观会大幅上涨。这个变化显著发生在25%~40%。
所以在分蘖期1这个阶段,请使用深水,并且我们也知道深水的具体水位,就是45%以上(当时这只是在走量的路线下,也许在别的路线会不一样)


然后是分蘖期2,这里以5%水位为基准,测试了肥料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过剩确实有影响,这个过程发生在50%以上
另外为了对照,以10%水位也做了3个测试,说明肥料超过50%就会有副作用
也就是说分蘖期2的最佳肥料量是50%,即肥料适量,多了就是肥料过剩。少了就是肥料不足

然后分析水位,可以看到随着水量的上升,数量确实在减少,但是不显著,味黏硬也是同步减少,也不显著。
15%时香气最大,我们可以得知浅水位的最佳位置就在15%左右
同样45%时美观最大,验证了我们在分蘖期1得出的结论,就是深水位的最佳位置是45%

分蘖期3,主要测试晒田的影响,可以看出,晒田时肥料也不能多,保持50%最好。
另外晒田时间越长,数量越多,不晒田的话浅水位数据全面下降,深水位美观最大
另外测试了把晒田进度晒满就转深水的情况,发现数据介于全程晒田和全程深水之间
也就是说分蘖期3要么全程晒满,要么全程深水。要数量就是全程晒田,要美观就是全程深水


出穗期,由于之前已经知道最佳肥料量是50%,所以这里只测试水位的影响
首先可以看出随着水量的变多,数量和美观在变大。也就是说如果要这两个属性的话,出穗期要100%水
看表得知味黏硬在15%水位最大,香气在20%水位最大


成熟期,评价表里有很多条,但是经过测试显示,成熟期并不会影响属性,另外收割的越晚,香气和美观掉的越多,所以得一成熟就收割


最后就是晾晒和碾米了,结论如下
1.晾半干就行
2.碾米要在晚上气温低,也就是5度以下开始,并不需要祈祷凉爽天气,气温0和气温5是一样的
3.碾米的工具并不影响数据
4.碾米的程度看自己需求,六维的话是白米最高
5.数量在碾米完成后大幅增加,怀疑是一开始筛苗导致。如果一开始盐筛100%,可能会导致味黏硬大幅增加,留待后续测试了

ly420 发表于 2020-11-23 11:56

数据变量太多太复杂了(头晕

将红飞 发表于 2020-11-23 13:31

厉害,能分析到这么细致,先点个赞。

redphoenix 发表于 2020-11-23 14:49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funk:

Visntse 发表于 2020-11-23 15:41

xuhanchn 发表于 2020-11-23 19:01

没看明白

giftzqx 发表于 2020-11-23 19:30

dinglou zhu,,,12234

3dm438 发表于 2020-11-23 21:48

..................

changhk 发表于 2020-11-23 22:05

科学种田,发家致富!!!

咸鱼玩家咋了 发表于 2020-11-24 01:48

牛批 ……强,不过太复杂看不懂 我说我是瞎种的,肥料隔天就拉满,水量永远20%左右,然后掺入每天吃不完的食物

花濺酒 发表于 2020-11-24 08:08

大佬,有没有最后的总结。
是不是说按照农书的来就可以了,只是看农书里没量化的描述是多少就可以?

karipasu 发表于 2020-11-24 10:50

花濺酒 发表于 2020-11-24 08:08
大佬,有没有最后的总结。
是不是说按照农书的来就可以了,只是看农书里没量化的描述是多少就可以? ...

农书里面不全,你可以对照那个评价表,https://hyperwiki.jp/sakuna/soilwork/

k382371060 发表于 2020-11-24 19:05

还有个建议,水量控制建议进水回水都开着让水流动这样田地温度低不会出现高温病

cz2009pk 发表于 2020-11-25 16:42

50%的肥料是什么意思?

zhuifffff 发表于 2020-11-26 11:05

这么好的帖子,必须支持学习

199203551 发表于 2020-11-27 06:41

和我测试的不一样 我碾米的时候 每次属性加成都不一样

有的时候是糙米高 血量加不少,其余属性就减少一点点,有的时候是白米属性加的比较多血量就少一点点

zyz900517 发表于 2020-11-27 10:08

感谢分享,参考下新种一轮试试

爱工口 发表于 2020-11-28 16:21

谢谢分享

nicoran 发表于 2020-11-29 13:43

农科论文噶

wangxs111 发表于 2020-11-29 18:35

我是实际自己测的没有调锁死参数。大致结论一样,不过分蘖一期我测试是40%水量以上数据都是一样的。但40以下数据都在递增。得出最佳水位是40到满。还有就是水位和水温是有关联的(我看楼主没有提到恒温)。出穗期我测出来和wiki表一样,也是浅水15%量最多,楼主测的少了可能是因为水位低时温度过高导致量的减少。用活水控温试试看。应该是15%量最多,出穗期和登熟期 深水活水下美观涨的巨多。

      还有就是我的疑问,我收割后看了下稻子数据(育苗为密植),然后脱榖精白后发现量猛增600,但是香美观 味道各个都跌了200到400,不知道是不是白垩质粒的影响。育苗选疏植的情况下,量增长不多,味道也只增长了几十(其他属性都是增长 香跌了一些估计是精白的问题)。我猜想按道理味道应该是和密植的量一样应该增长几百的,应该是白垩质粒让味道下降了。但我种不出没有白垩的稻子,希望大佬测试下。

chyc16 发表于 2020-12-5 17:20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倚窗v听雨 发表于 2021-6-24 10:47

666666666666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据制胜之科学种田